长三角空气质量管理研讨会聚焦臭氧控制(2016)

2016年03月18日
[2016年3月17日 杭州] 自《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以来,中国城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初显成效,整体空气质量有所好转,但臭氧浓度不降反升,达标城市比例下降。如何准确把握本地臭氧污染特征、制定科学的治理策略,成为3月17日至18日“长三角区域臭氧污染控制研讨会”上讨论的重点。
此次研讨会由亚洲清洁空气中心、长三角区域空气质量预报预警中心、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浙江省环境监测中心联合主办,旨在推动长三角区域臭氧污染治理。会上,国内外专家分别分享了本地的臭氧研究进展和治理历程。长三角各城市环保部门的工作人员共一百二十多人参与了研讨会,就长三角臭氧治理工作进行了讨论。
上海市环境监测中心副主任伏晴艳说:“经过我们各个城市的不断努力,长三角区域城市的空气质量持续改善,2015年25个城市平均达标天数比例为72.1%,同比提高2.6个百分点。但臭氧污染逐年上升, 超标集中出现在5-8月。臭氧污染问题突出。”
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中国区总监付璐女士说:“亚洲清洁空气中心在中国已开展工作十余年,我们密切关注中国空气质量的变化与治理需求,并提供相应的支持。中国目前面临多种污染物并存的复合型大气污染,臭氧治理是一个新命题。希望此次研讨会能帮助中国环境管理者制定科学的臭氧污染治理决策,让公众呼吸更清洁的空气。”
前加州空气资源局首席执行官Catherine Witherspoon女士介绍:“美国加州臭氧治理自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经历了一个非常曲折的过程。有效的治理需要对来源、污染生成机制、区域传输等关键问题有科学的把握。中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同时也面临更好的污染控制机遇。”
浙江省环境保护科学设计研究院金均副院长、教授级高工说“此次研讨会从管理和技术层面分享了国内和国外在臭氧污染控制方面的先进经验,不仅为长三角及周边城市环保工作者提供了难得的交流学习机会,也对本地的臭氧治理工作非常有借鉴意义。”
会上,亚洲清洁空气中心介绍了近期发布的《亚洲城市空气质量改善指导框架》。《指导框架》针对亚洲城市关注的问题,提供了六个领域的空气质量管理指导——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与监测、源清单与模型模拟、健康与其它影响、空气质量传播、清洁空气行动计划、治理,为亚洲国家和地方政策制定者与决策者以及其它利益相关方提供信息与建议。
下一步,我们将会就《指导框架》的内容,结合中国大气污染防治进展,组织专题培训、城市交流、在线问答等多种形式的动态支持,”亚洲清洁空气中心项目经理万薇博士说。“在线问答依托我们的空气知库,城市可以在空气知库找到国内外治理经验、培训材料,还可以随时将具有代表性的问题发给我们,我们将进行专题性的解答。”
【会议资料下载】